墨香盈校园,文采耀赛场| 我校学子获扬子晚报杯大奖
4月12日,“少年志 未来无界”第七届扬子晚报杯青少年文学创作大赛现场决赛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东路校区降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10名同学在现场决赛中斩获佳绩。其中,王雨欣同学荣获一等奖,顾欣玥、於思颖两位同学荣获二等奖,黄铭倩、孙楷瑞等六位同学荣获三等奖。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成绩和荣誉离不开日积月累的沉淀。作为江苏省双语阅读课程基地,我校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育人理念,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厚实校园文化底蕴,深耕阅读教学,努力营造书香校园,以经典开启智慧,让书香飘溢校园。充分利用春柳文学社的平台,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征文比赛等活动,让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让真情在笔尖流淌。
一等奖获得者王雨欣和优秀指导老师钱芳合影
------------------------------获奖感言------------------------------
在生活的土壤里播种诗行
大家好!我是高二(1)班的王雨欣。得知获奖,颇为惊喜。感谢学校和主办方,给我提供展示文采的舞台,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家长的陪伴和同学的鼓励。 从初赛的仔细打磨,到复赛的深耕细作,再到决赛的全力以赴,一路走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初赛时,面对题目我心生犹豫,但正是对文学的热爱让我鼓起了勇气,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复赛时,我学会了更深入地思考,用细腻的笔触去表达那些平凡而真挚的情感。正如福楼拜所言:“艺术是生活的再现,是情感的流露。”文学就是我用来再现生活、抒发情感的艺术载体。决赛中,我倾尽全力,将我平日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对世界的独特思考,全部融入文字中,最终获奖,喜悦与自豪油然而生。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在平时的学习中,我始终注重积累作文素材,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从名著的博大精深到散文的清新脱俗,从古典的韵味悠长到现代的活力四溢,我从书中不断汲取养分,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正如陆游所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妙手并非天生,而是需要多看,多练,多思考。多看优秀作品,学习构思和表达;多练笔头功夫,锤炼自己的语言;多留意日常生活的细节,思考生活的真谛。 朱熹曾言:“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让我们捧起书来,让经典文学浸润灵魂。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作是极平常的事。”请大家拿起笔来,把随笔日记当作心灵的健身房。当你们看见树叶打着旋儿落下时,不妨想象一下汪曾祺笔下“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的优美意境,让文学照亮生活,让生活充满诗意。 文学不是高悬的明月,而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星河。从今天起航,愿你我都能带着这份对文字的虔诚,继续在生活的土壤里播种诗行。因为每个热爱文学的灵魂,都是永不熄灭的星火,终将在时光长河里照亮属于自己的远方。
撰稿:钱 芳
编辑:韩小飞
用户登录